黄磊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,
引起很多父母的赞赏:
" 黄磊的教育方式太开明了,
我也要向黄磊学习,
尊重孩子的想法,
让她拥有自己的空间。
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了,
就放手让她去做。
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放手。"
" 我没能遇上黄磊夫妇这样的父母,
但我要努力成为黄磊夫妇这样的父母。
我也要把孩子当成独立个体看待,
尊重她的想法,尊重她的意愿,
永远不用‘你还小,就得听我的’这样的话,
对孩子加以控制,
让她在自由的环境里快乐成长。"
我为什么说你很蠢呢?
我们先做一个设想:如果废除应试教育、推行素质教育,这个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?
好大学始终是有限的,
好大学的名额始终是有限的,
所以想要进入好大学,
也必然需要经过考试。
考什么呢?
既然是素质教育,那就考特长呗。
考试之争,就变成了特长之争。
而特长之争,是需要钱来铺路的。
就拿弹钢琴来说,
随随便便买一架钢琴,
就需要 1 万多元吧。
你要凭钢琴进大学,
最起码得练到 10 级吧。
而现在好点的钢琴老师,
每小时收费是 200 — 400 元,
练到 10 级一般需要五年,
没有七八万是支撑不下来的。
对于中国很多家庭来说,
这笔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。
而且,特长是需要试错的。
孩子的天赋不一定是弹钢琴,
弹钢琴如果练不出来,
你还得继续寻找其他天赋。
唱歌,舞蹈,围棋,画画 ……
一样样试下来,
试错成本是非常高的。
最终你可能都试破产了,
还没有给孩子找到特长呢。
素质教育还有一个核心,
就是倡导 " 快乐教育 ",
释放孩子天性,让他们快乐地上学。
现在专家喜欢说八个字:
" 尊重孩子,释放天性。"
但我说一句不好听的话,
这八个字就是伪鸡汤。
人的天性是什么?
教育家张捷说得特别好:
" 首先是好吃懒做,
然后是不劳而获。
如果你想让孩子们上学很快乐,
那只有让他们少学或不学知识。
但少学、不学的结果是什么?
长大后缺乏竞争力。"
对于富人来说,这根本不是事。
王思聪成年后,
王健林直接给了他 5 个亿:
" 我愿意给他 10 个亿去创业,
第一次给 5 亿,
失败我可以再给一次。"
如果再给 5 亿也失败了怎么办?
王健林说:" 让他回万达上班。"
看见没,有钱人家的儿女,
再怎么不好,那也是有出路的。
而你的儿女如果耽误了学习,
恐怕就只有去给王思聪打工了,
给他打工人家还不一定要呢。
素质教育很美好,
但很奢侈,是有钱人的游戏,
咱们普通老百姓,
用耳朵听一听就行了,
千万不要跟着瞎起哄。
最可悲的教育,就是寒门养 " 贵子 "。
中国人所谓的素质教育,
美国、英国有没有?
有。
但这种教育存在于公立学校,
而公立学校是为中下阶层和穷人准备的。
公立学校的教育确实很素质很快乐:
上午上课时间晚,
下午放学时间早,
除了英语、数学、科学等主课外,
还有戏剧、音乐等其他辅助课程,
此外还有阅读、手工等课外活动。
老师不怎么管,
不要求孩子掌握多少知识,
也不留什么作业,
所以学生没有压力,
确实过得非常快乐。
但这样素质教育的结果是什么?
就是这些孩子长大后竞争力非常差,
绝大部分人只有做蓝领工人,
甚至失业,依然处于中下阶层。
也不是说美英所有公立学校都不行,
也有很行的,
比如公立学校惠特尼中学,
其教学质量就位列美国加州第一。
在私立中学大行其道的美国,
惠特尼中学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?
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爱德华,
" 卧底 " 惠特尼高中一年后,
终于找到了答案,
因为惠特尼实行的是魔鬼教育:
" 为了拿到最高的 GPA 成绩 4.0,
惠特尼高中的学生们,
一天只睡 4 个小时,
每天灌下 4 杯咖啡。"
" 惠特尼高中的普通学生,
一年要背 112 磅的课本,
约等于 102 斤。"
很多专家和家长都喜欢说:
" 应试教育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。"
其实这种说法毫无根据。
世界经合组织有一项权威测评——对全球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 15 岁学生进行评估,测试学生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。
2010 年,世界经合组织,
首次对上海 15 岁学生进行了评估,
评估结果让欧美媒体连呼意外:
在阅读素养、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全部三项评价中,
上海学生全部排在首位。
美国联邦教育部部长阿尔尼说:
" 这是对美国式教育的警示。"
美国心理学家韦斯伯格,
还专门做了一个研究:
" 大家通常都认为,
死记硬背的高压教育会扼杀创造力,
但我研究发现,
大多数创新巨匠的学习和工作,
其实都是非常高压的,
他们也经过了死记硬背,
最后才一步一个脚印,
循序渐进地收获了成功。"
时评人 " 遗君明珠 " 说得特别好:
"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,
正如体育运动中的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。
竞技体育比的是成绩,
想出成绩,
只能加大训练量,别无他法。
但因为运动量太大,
可能会给运动员的身体带来一些损伤。
全民健身则不以成绩论英雄,
对身体没什么害处。
所以,你想夺奥运金牌,
只能延长时间刻苦训练,
你想祛病强身,
则去跳广场舞练太极拳。
想跳着广场舞得奥运金牌,那是扯淡。
而我们教育的问题是,
大家都想夺得奥运金牌,
却只想付出跳广场舞的运动量。
这怎么可能呢?"
2006 年,河南考生蒋多多高考时,
故意交了白卷,以反抗应试教育,
当时她说:" 我是永远不会后悔的。"
如今在农村干农活的她却说:
" 这件事我现在觉得有点可笑。"
…………
在高考考场上,
这样反应试教育的例子还有很多。
有的人至今也不后悔,
但大部分人后来都后悔了。
反应试教育的人,
现在也有过得很好的,
但大部分人对当下处境都不太满意。
童话大王郑渊洁,
就因为对应试教育体制不满,
所以让儿子退了学,
自己编教材教育儿子,
结果教育效果并不太好。
现在他儿子郑亚旗,
在他自己的公司任董事长。
事实证明,正面刚应试教育的行为,非常费爹。
如果你自己不是牛人,
而是一个普通老百姓,
却要带着孩子反抗应试教育,
那是真的非常蠢。
2016 年 1 月份,
深圳实验学校初二学生柳博,
因列席 " 两会 " 而名动一时。
这位 13 岁的少年,
在 " 两会 " 上侃侃而谈:
" 希望推行教育改革,
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,
更多地注重我们能力和素养的培养,
不要让一张考卷来决定我们的未来 ……"
这番话说得无比正确,
说得掷地有声,
但很多人发现了一个亮点,
柳博身穿的是阿玛尼西装。
所以有人一针见血地说:
" 对亿万穿不起阿玛尼的孩子来说,
影响他们未来的幸亏还有一张考卷,
等这张考卷都没了,
中国就都是你们阿玛尼的了。"
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而言,
按部就班地适应现在的应试教育,
才是最实惠、最稳妥的成才路径。
千万别跟着有钱人瞎起哄,
中国要是真的推行所谓的素质教育,
穷人家的孩子就真的没有希望了。
来源:拾遗
Comments | NOTH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