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律名词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:2022年04月24日 不可罚的不能犯是什么概念?不能犯,是指意图实施的犯罪结果显然不可能实现。分为可罚的不能犯和不可罚的不能犯。可罚的不能犯:具有现实的法益侵害性。如大街上空枪杀人。不可罚的不能犯:根本没有法益侵害的可能性。如误认为糖果可杀人便给他人食用糖果,
人赞同了该回答
想象竞合:出于一个罪过,实施一个危害行为,产生数个犯罪结果,触犯数个罪名。例如:甲想杀乙,于是抓起乙的古董花瓶(真货,价格昂贵),砸死了乙。同时触犯故意杀人罪+ 故意毁坏财物罪。想象竞合,择重罪论处。法条竞合:出于一个罪过,实施一个危害行为,产生一个犯罪结果,以至触犯数个法规或者同一法规中的数个条文。例如:故意泄露军事秘密(显然军事秘密也属于国家秘密),同时符合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和 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的构成要件。法条竞合,原则上依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决断。如果一个行为触犯A法条就必定触犯B法条(如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)那么是法条竞合关系(特殊和一般),如果没有这种必然性才可能是想象竞合。譬如2017年司考当中的一道题,问破坏军婚罪和重婚罪的关系。如果破坏军婚,必然会导致破坏合法婚姻构成重婚,因此是法条竞合而非想象竞合。
牵连犯:指出于一个犯罪目的,实施数个犯罪行为,数个行为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或者原因与结果的牵连关系,分别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状态。
且对于牵连犯,除我国刑法已有规定的外,从一重罪论处。
想象竞合犯也称观念的竞合、想象的数罪,是指基于一个罪过,实施一个犯罪行为,同时侵犯数个犯罪客体,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。例如行为人甲欲杀死某乙,开枪后不仅致乙死亡,而且又致乙身旁的丙轻伤,就属于想象竞合犯。我国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想象竞合犯,但这一概念在刑法理论上一直是被承认的,并为司法实践所普遍接受。法条竞合,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具体犯罪条文,依法只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况。